耀世官方:重构经济发展新格局

图:疫后复工的工人在湖北武汉东风乘用车公司工厂总装车间的流水线上作业。\新华社
从大开发到大保护,从高速增长到稳中求进,从量的积累到质的提升,中国经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这是立足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抉择─
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创下新世纪以来最低值。面对海外唱衰论调,习近平总书记不为所动:“速度再快一点,非不能也,而不为也。”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全面阐述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征趋势。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一锤定音。
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定力─
“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2015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新发展理念,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创新被提升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关键核心技术不能被“卡脖子”,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提高供给质量,重构中国经济结构体系;
谋定长江、黄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实施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建设雄安新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培育新动力源,重构中国经济空间布局……
新发展理念是指挥棒,也是信号灯。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些地方开始动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念头时,习近平总书记态度坚决:“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当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时,中国开放的大门却越开越大。
“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信念坚定。
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升级─
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从主要依靠外需到不断扩大内需,中国经济一方面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一方面具备了畅通内循环的必要条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客观经济规律,作出重大决策,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是未雨绸缪,更显强大自信。
中国经济勇于迎难而上,不畏个别国家遏制打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敢于顶住压力,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超级经济巨轮成功转向高质量发展新航道,构建新发展格局,面貌一新、气质一新、底色一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乘风破浪驶向经济强国的彼岸。
相关内容